中国国民海洋意识总体偏弱 约2/3省份指数不及格
中国经济网厦门11月4日讯(记者薛志伟、沈慧)在2016厦门国际海洋周上,受国家海洋局宣传主管部门委托、由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编制的《2016年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MAI)研究报告》首次对外发布。结果显示,我国海洋意识发展指数平均得分为60.02,约2/3的省份在及格分数(60分)以下,国民海洋意识总体偏弱,其中排名最低的为西藏,得分仅为53.06。
“这表明国民对海洋的关注、了解和实践程度相对较弱,国民海洋意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报告》指出。
国民海洋意识评价指标体系由海洋自然意识、海洋经济意识、海洋文化意识、海洋政治意识四个一级指标组成。从总体得分情况看,海洋意识发展指数前十名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海南、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四川、福建,其中北京、四川不直接临海,其余皆为沿海省(区、市)。
从地域分布上看,我国海洋意识发展指数总体上呈现由沿海到内陆依次递减的趋势,但四川、河北等少数省份较为特殊,比如河北海洋意识发展指数得分仅为57.16,排名22。“整体看,不同地域海洋意识的强弱可能有所不同,但存在一定规律。”《报告》研究发现离海洋越近民众的海洋意识越强烈,对于以钢铁、水泥、玻璃等为支柱产业的河北,多数民众的日常生活工作与海洋缺乏直接关系,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河北虽为沿海省份但海洋意识发展指数排名相对靠后。
根据《报告》,各沿海省份海洋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人均海洋生产总值与海洋意识发展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80、0.88,从沿海地区内部来看,海洋意识与海洋经济水平呈现高度相关性。值得注意的是,海洋自然、经济、文化、政治意识的相关性较高,但存在高水平均衡和低水平均衡现象。仍以河北为例,其民众的海洋经济意识相对突出,海洋自然意识却较落后;重庆的海洋文化意识相对突出,得分高于多数内陆地区,海洋经济意识却相对滞后。
此外,《报告》对男性和女性的海洋意识进行分析发现,男性的海洋政治意识显著高于女性,且男性的海洋自然意识、海洋经济意识也略高于女性,而女性的海洋文化意识则高于男性。
据了解,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由一套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数据采集与测算方法构成。国民海洋意识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专家论证与广泛征求民众意见建立而成,由海洋自然、经济、文化、政治意识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组成。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利用搜索行为、微博评论、新闻评论等互联网大数据和线下调查数据,对我国31个省区市民众的海洋意识状况进行了评估分析。
【编辑: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