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海洋绿色发展新路径
辽阔的沿海滩涂上,一大片白色风机高高矗立,海风吹拂下,硕大的三角风叶不停旋转……
近年来,随着一大批涉海工程上马,江苏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以下简称通州湾示范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矛盾逐渐凸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海洋资源开发效能,成为通州湾开发建设过程中一项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科学管海用海
通州湾示范区核心区面积为585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29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93平方公里,海域资源丰富。“为了更好地发挥海域资源潜能,示范区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海域使用管理实施办法》,对海域使用的申请与审批、法律责任等作出具体规定,为实现科学管海用海奠定了重要基础。”通州湾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杨建忠说。
据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通州湾示范区分局局长陶建军介绍,根据规定,落户示范区的所有用海项目,必须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和示范区总体规划。同时,示范区各相关部门加强协调与配合,加大监管力度,共同推进海域使用权“直通车”等制度顺利实施。
陶建军说,目前通州湾示范区正加快推进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创新海域使用权管理,将海域使用权登记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范畴,开展宗地、宗海不动产权利变更登记试点。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强化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海域总体利用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推进海域管理创新,建立完善海域价值评估、海域占用补偿等制度,推广海域使用权、海上构筑物抵质押贷款业务,最终实现科学管海用海。
将生态文明贯穿海洋开发全过程
在开发建设之初,通州湾示范区就坚持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并举,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为主线,以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涉海生态工程项目为抓手,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贯穿海洋开发的全过程。
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施宏杰对记者说:“通州湾示范区积极创新开发理念,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坚持海洋生态优先、保护优先、恢复优先,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确保海洋资源取之有道、用之有序。在项目引进的过程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引进的项目宁愿少一点、速度慢一点,也绝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
陶建军说,通过4年建设,现在通州湾示范区节约集约用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过去沿海地区养殖企业众多,为了进一步处理好海洋开发与传统用海的关系,示范区专门建立了1.5万亩现代养殖基地,将养殖企业集中起来发展,切实保障了传统用海人的权益。
同时,通州湾示范区还将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好等特征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水平,并多渠道吸引资金支持海洋生态经济、生态景观、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等项目发展,加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海洋是通州湾最大的资源和发展潜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对通州湾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015年,国家海洋局印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年~2020年)》,为“十三五”时期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通州湾示范区结合自身实际编制了《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海洋资源开发效能,实现绿色发展。
陶建军告诉记者说,下一步,通州湾示范区将大力推进生态海湾建设,实施长岛湿地公园、再生水循环利用、达标污水排海等项目,合理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修复受损海洋生态系统,提高海洋环境承载力。
“通州湾示范区将积极落实各项海洋环境保护制度,不断探索海洋绿色发展新路径。”陶建军说,要大力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将重要生态湿地、农渔业区、旅游休闲娱乐区等纳入海洋生态红线管控范围,并实施强制保护和严格管控。落实涉海工程污染风险防控制度,加强各类涉海工程的事中、事后监管。同时,严格实行海洋生态补偿制度,加强入海排污口监测,强化农渔业污染源和港口船舶污染源管控力度。到2020年,将通州湾打造成“陆海统筹、江海联动、景美水清、人海和谐”,港产城协调发展的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